基坑支护_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查看更多
随着城市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可回收锚索作为一项新型技术正在逐渐地应用于支护工程中。这次我们将通过可回收锚索成功应用于杭州市某地块农转居公寓项目实例,详细介绍可回收锚索施工中的相关工艺流程。从长远来看,可回收锚索施工将会大大节约企业成本,而且回收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为社会节约能源和创造效益。
可回收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下面垫钢板,保证其平整度,采用角度测量仪测量钻杆角度,控制误差在±2度以内。
锚索钻孔设备采用ZSL-100专业锚杆机,成孔直径180mm,注浆前采用气压清孔,钻孔深度超过设计长度0.5m,以保证锚索推送到位。
钻孔采用回转钻进方式,钻孔时采用泥浆循环护孔,反复循环,对孔口流出的泥浆不断清除残渣。钻孔完毕后,反复用泥浆循环清孔,以清除孔内泥渣等残留物。针对本工程地质特点和锚索较长,采用三翼钻头配备高压泥浆泵水循环全长跟套管钻进工艺。
按放锚索时,防止扭曲压弯,注浆管随锚杆一同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
二次注浆管的处浆孔只在底部3m范围内设置,并采取保护措施保证一次注浆时浆液不进入二次注浆管内。
下锚完毕后,采用气压清孔,置换出孔内泥浆,直至孔口流出清水为止。
清孔完毕后,连接好注浆泵和预埋的注浆管,同时按设计要求制备好水泥浆,进行注浆。
水泥浆过筛,整个灌浆过程必须连续。一边灌浆一边拔出灌浆管,拔罐过程中必须保证灌浆管始终在水泥浆内,一直到孔口流出水泥浆为止,方可终止注浆。
注浆压力要求:采用底部二次注浆工艺,压力灌入水灰比0.8的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常压并在孔口设止浆塞,注浆压力为5MPa。待浆液从孔口溢出后方可停止注浆;第二次注浆压力为<5MPa,第二次注浆在第一次完成4小时后进行,注浆管的出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终止注浆的压力不小于1.5MPa。
注浆体设计强度不小于25MPa。锚索注浆后水泥浆要进行养护。
注浆完成强度达到15MPa后且锚固注浆体及冠梁砼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整体张拉分级加载依次为0.5、0.75、1.1倍控制荷载,每级持续5分钟,分级记录预应力筋伸长值。
锚索张拉和锁定的步骤(按放挡板→按放锚具→按装夹片→按放限位板→按放千斤顶→按放锚具→按放夹片→进行张拉与锁定)
待负一层换撑梁强度达到80%时回收第二道锚索、待基坑回填15天后回收第一道锚索的施工。